关于印发《best365体育下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best365体育下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经教职工代表会议通过,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best365体育下载
2021年11月15日
best365体育下载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打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省内一流、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优质高职院校,创建国家级优质技工院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和《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四大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向善、向好、向上的良好局面,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显著增强,为许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1.学校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注重顶层设计和内涵建设,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南省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品牌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南省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许昌市平安建设优秀单位。
2.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10月底,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742人,开放大学注册生5898人,各类生源总数已突破20000人。建有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位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3.专业建设凸显特色。学校坚持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聚焦区域电力电子、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及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动态设置和调整专业,形成了以电力电子和装备智造产业类专业为核心、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专业设置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55个,同时开设五年制专业12个、技工专业31个。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中德合作专业。
4.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强化项目引领,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项目、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等,争取建设资金4200万元。
5.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拥有实训车间500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142个,设备总资产6323.33万元,各种实训仪器设备3946台(套),工位数5978个。建有世界技能大赛培训选拔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实训中心、1+X证书智能考核管控中心28个。
6.产教融合有序推进。学校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联动机制,先后与北方汽车教育集团等11家单位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北方汽车学院、东方领航学院、北大青鸟学院、北京商鲲学院、打造前程软件学院、红电产业学院、施耐德电气自动化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办了“双元制”试点中德班。
7.教研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完善以激励为主的科研管理体制,取得了较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间,市厅级以上结项项目300多项,市厅级以上获奖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获得专利受权5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
8.赛教互促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推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方略,学校教师获得教学能力比赛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4项;在校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可再生能源项目第三名,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得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培养了一批全国技术能手和河南省技术能手。
9.智慧校园相对完善。学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打造现代化数据中心,校园网万兆主干出口带宽扩至1.3G,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基本覆盖与集成,完成“一网通办”校园移动门户“i许电”建设推广,新建和升级了学工、协同办公、教务、人事、后勤、教科研、党群、校园一卡通、财务等 10个业务信息系统。
10.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累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社会培训超20000人次,开展电工、焊工、钳工、车工、汽修、保育员等工种技能等级鉴定2350人次。多次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被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和“社会教育先进单位”。
(二)“十四五”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期,学校将进入强化发展态势、提升发展动能、加速发展治理的新阶段,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1.国家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面对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使命,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职教改革20条”确定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与类型特征,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吹响了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号角,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
2.职业教育赋予了新使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职业教育作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党和国家谋划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将承担新的更大使命。同时,国家加大了政策供给,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本科层次职业高校设置标准》以及“双高建设”“提质培优行动”“高职扩招”“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等举措,为职业教育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
3.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及五年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的远大目标。《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等“六个高地”,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许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一起规划和布局,形成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
4.学校发展面临着新挑战。我校各项事业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队伍建设年龄结构不合理、数量与岗位设置不匹配,科学的治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现代治理能力不够强;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人员数量等与学校发展不适应,专业建设引领力、教育教学创新力、科研技改服务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三是高水平专业群、品牌专业建设力度较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学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群、岗位群对接不紧密,“一系一品”的专业群格局还没完全形成;四是学校基础建设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一二期工程遗留问题还未根本清理、三期工程未建设,运动场馆缺失,学生公寓偏少,办学功能性缺失,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等。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办学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改革,聚焦学校发展高质量,主动融入许昌区域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内涵建设,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发展战略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学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抓改革,保落实促成效。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组织动员力、师生凝聚力和自我净化力,推动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为先、内涵发展,加快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学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制度机制更加定型更加成熟,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立足许昌、辐射河南,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互容、互鉴、互通中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教育。
3.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内涵发展新举措,开展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实现结构布局由专业建设迈向专业群建设;发展类型注重对接应用创新;学生培养强化人才社会适应性;增强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在高质量发展中激发动力。坚持走育强扶特之路,通过发展规划优先布局、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等举措,将资源集中投向一批比较优势突出的项目上,着力建成一批品牌专业、品牌文化、重点平台、高端基地,使学校特色更加鲜明,优势和效益更加凸显,同时形成拉动效应,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特色发展中展现实力。
4.坚持创新发展、人才强校。创新发展的力量本源在人才。不断完善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引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上水平的人才高地,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打造政治方向正确、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团队。积极整合内外力量,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和制度创新,在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现代学徒制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凝练特色,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创新发展中凝聚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高品质幸福许电,着力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
(三)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立足许昌、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产教融合推进工程”“类型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科研创新跃升工程”“教育培训提质工程”“校园文化培塑工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基建与安全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凸显“一系(部)一品(多品)”特色,努力打造国家级“电力电子、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现代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建设高地、现代技术推广应用及职工培训高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打造特色鲜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产教融合的示范、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示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实现“河南一流、国内知名”和“电气类人才培养摇篮”发展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职业本科许昌电气工程职业大学,同步建成国家级优质技工院校。
专栏:“2035”远景目标 |
项 目 |
指标 |
2035年 |
愿 景 |
许昌电气工程职业大学 (职业本科院校) |
建成 |
国家级优质技工院校 |
建成 |
高地建设 |
电力电子、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高地;现代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建设高地;现代技术推广应用及职工培训高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
实现 |
示范建设 |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产教融合的示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 |
实现 |
办学规模 |
1. 生源规模(人) |
≧16000(高职) ≧600(本科) ≧1000(五年制) ≧8000(技师学院) ≧500(成人教育) ≧5000(开放大学) |
2. 毕业生就业率(%) |
>96 |
3.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人次) |
>[20000] |
4.面向企业职工和就业重点群体开展 职业技能培训(人次) |
>[10000] |
|
注:[ ] 内为五年累计数。 |
2.“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1)办学规模。坚持以全方位育人为根本,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稳定全日制教育,积极发展开放大学教育、职业培训、校企合作,适度开展本科专业教学试点。到2025年,全日制高职在校生稳定在16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600人左右),五年制1000人左右,技师学院在校学生稳定在8000人左右(其中,高级工60%以上),开放大学注册生5000人以上,best365体育下载成人教育学生500人,非学历教育(社区大学、老年大学)培训20000人次。
(2)办学质量。以“双高建设”“提质培优”为动力,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抓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5年,学生“德技并修”,综合素质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在获取毕业证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较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技能竞赛方面,取得高级别赛事承办和高级别奖项获得方面的突破,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一等奖等奖项,力争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好世赛可再生能源、电子技术、光电技术项目河南省集训选拔基地、世赛可再生能源项目国家级集训选拔基地,夺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奖牌三个以上。
(3)专业建设。聚焦区域行业、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灵活调整和增减专业,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更好地满足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到2025年,专业数量稳定在65个左右,院级高水平专业达到12个以上,省级高水平专业5个左右,打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并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龙头,适时申报2个以上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积极申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1-3个国控专业。
(4)课程建设。以高水平专业为重点,着力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打造多层次、多平台、1+X书证融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省级证书制度试点1个,建立“1+X”证书制度试点考核基地4个;建成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以上,开发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以上,省级5门以上、国家级1门以上。
(5)教研科研。加大教研科研支持力度,促进教研科研提升水平、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到2025年,创建河南省职业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创建国家级“科技工作者之家”,创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以上,争创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牵头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中心1-2个,建设职业教育研究中心1个。申报市厅级项目350项以上,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篇以上,授权专利数量70项左右,其中,完成国家级项目、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各1项以上,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以上,完成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2项以上、全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河南省重点课题2项以上。
(6)师资建设。对标高职生源总量,到2025年,专任教师总数900人左右。在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达到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50%,“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到60%。院级教学名师达到60人以上,省级教学名师7人以上,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以上;建成院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2支以上,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以上。
(7)基地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升级实践教学设施,力争建成集职业启蒙、职业体验、职业训练、安全教育、创客空间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到2025年,不断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亿元以上;在完善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150个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室;建成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以上,争创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力争1-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或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建成世赛省级集训选拔基地5个以上,打造世赛国家级集训选拔基地2个以上。
(8)基础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健全育人功能。到2025年,完成学院三期工程建设。建成运动场馆,满足学生多样化活动需要。建设人才公寓,增建学生宿舍,推进公寓改造,满足师生住宿需求。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高标准建设校档案馆、校史展览馆。对标教育部办学标准,加强图书馆建设,多渠道实施图书增量计划,5年内,馆藏纸质图书藏量72万册以上,数据库不少于5个,存储设备增加到30TB,电子图书达到60万册,实现电子馆藏与纸质馆藏优势互补,建设智慧图书馆。
(9)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价值引领,注重文化育人,争创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炼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加强硬件建设,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创设简洁、实用、素雅、美观的物质文化;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师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校纪、校规等,健全制度文化。建设1-2个文化长廊或展示学校办学特色的电气教育科学文化馆。
(10)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提升中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水平,建设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建设国际交流学院。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建设5个以上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3个左右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优选产教融合性企业,建设产业学院、企业学院。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1.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引导广大学生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落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建立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学校思政课程和思想政治工作。
2.建设高质量的思政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服务地方有作为,着力创建省级立德树人示范校。实施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强化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和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开展宣讲巡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全覆盖。加强学校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识。充分挖掘网上网下、课内课外蕴含的丰富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学思践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构建一体化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1.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建立健全“三全育人”机制,贯彻落实《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方案》,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支持各系部积极创建河南省高职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及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格局。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培养一批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育一批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实现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构建“网络+育人”工作体系,创建省级网络思政工作基地,支持建设育人融媒体平台,培育创建省级网络思政工作室。实施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组建“思政引领轻骑兵”“思政名师宣讲团”队伍,打造“思政名师+时政热点+思政育人”工作模式,提高网络思政育人成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加强与其他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工作,多措并举,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
2.加强学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要求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实施班主任、辅导员素养提升工程,培育和宣传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先进典型。完善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落实国家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推进网络育人质量体系建设,打造时政育人专业队伍,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时政教育。完善学校党建带团建机制,构建党团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壮大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培训,强化学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支持教师开发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争创省级样板课程;选树培养教学效果优良、德才兼备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突出成果丰富、榜样引领,建设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加强体育美育教育。强化学校体育美育育人功能,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美育“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教学模式。推动每名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和一两项艺术特长。推进校园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等项目发展。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公示、反馈和等级证书制度。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拓展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平台,将公共体育、艺术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劳动健康教育。开设特色劳动课程,强化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创建省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教研员队伍。实施学生劳动周(月)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初步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合理、保障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健康中原行动(2020-2030年)》,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抓手,提升师生健康素养,强化学校卫生条件保障,完善卫生保健机构人员和设施配备,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提升师生健康观念和公共卫生意识,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加强法治和国防教育。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强军思想的学习宣传,强化法治教育和国防教育。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扎实推进青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创建青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法治资源教室,全面提升青年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深化学校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军事课和学生军事训练的管理,加强开展军训及国防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全体青年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4.强化成长成才教育。统筹学校、社会、政府力量,完善综合素质拓展“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按照“项目化运作、动态化管理、长效化推动”的原则,积极参与“出彩中原”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强信念、学本领、长才干;积极开展和参加校级以上“大美学工”评选、学生工作优秀成果展演等项目培育和典型选树活动,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育人意识,激发育人活力。
5.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引导师生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四、“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
(一)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工程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主体责任,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办学治校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决策运行机制,健全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规范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通过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形式加强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发挥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发扬党内民主、依靠集体智慧、听取民意反映,保证决策科学、符合群众意愿。
2.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突出党建引领,打造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从严治党,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切实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政治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一岗双责”,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重点岗位负面清单的研判分析;围绕学校教育发展大局,加强对学校财务、基建、设备采购、校企合作等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完善重点领域工作制度、工作流程,防范各类廉政风险;坚持预防为主,创新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功效;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学校选人用人、职称评定和学生奖助贷免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师生监督作用,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纪检队伍建设,在学校职教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监督保障作用。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加强思政课建设,打造数字化立体思政资源平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VR体验馆;建成6门“思政理论示范课程”和“专业育人示范课程”,建成3门左右省级在线开放思政课程。抓好教室、寝室和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与道德修养。抓牢“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训结合的根本任务,培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争创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4.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健全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创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学生课堂、网络、各类出版物和文艺作品、思想文化类社团以及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落实对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的管理,坚持“三审三校”。加强网络管理队伍、网络舆情信息队伍、网络引导评论队伍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提高网上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维护学院和谐稳定。
5.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紧紧围绕学院高职、中职“双高校”建设、本科职教专业试点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进党支部政治建设、组织设置、运行机制、组织生活规范化,使全校党的各级组织在政治上更加坚定、组织上更加坚强、制度上更加完善、作风上更加务实,为学校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以基层党支部“两化一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样板党支部)强基引领行动计划为抓手,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培优,创建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建成一批校级、省级“样板党支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6.着力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学院“三定方案”,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岗位设置,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标准条件,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注重从院系和基层一线大力选拔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结构合理、人岗相适、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加强系部党政班子建设,完善系部治理体系。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拓宽干部培养渠道,着力增强领导干部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能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干部管理容错纠错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奋发作为。
(二)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科学调整专业结构。通过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向;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研讨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接许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对德合作先行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服务区域电力电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完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与专业布局,全面推进品牌专业(群)建设,建设以国家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相关专业,构建省、校两级品牌专业建设体系,打造高水平专业群5个以上,专业数量稳定在65个左右,形成对接产业、特色鲜明、骨干引领、群间协同、群内融合的动态建设机制,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强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敬业精神的培育,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体系相融合,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提质培优”建设,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实现专业、产业、就业深度契合;贯通人才培育与“X”证书培养渠道;对接世赛标准,做好“赛教互促”文章,将世赛成果与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场地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等相结合,坚持“课岗赛证”融通,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管”,以不同层次技能大赛的参赛、办赛为契机,力求国赛拿奖3项以上,省赛拿奖15项以上;加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项目设计、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总结经验并示范推广,提升专业建设国际化水平。
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按照“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原则,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打造“必修课+在线选修课+培训提升课”为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完成2门以上创新创业类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制度建设,完成学分认定、大赛奖励、成果转化等相关制度的修订,不断提高学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成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化,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积极承(协)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教育会议、论坛,组织举办和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提升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支持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构建以“创客空间”“大学生创业园”“校外孵化器”为主体的实践平台,依托校内创业园、实训室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5-7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工作室,争创省级以上“双创”基地,引导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夯实基础,为全民技能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4.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全要素、网络化、全覆盖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根据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断与改进需要,实现数据展示、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功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坚持学校办学理念和质量方针,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质量管理的质量文化氛围。
5.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完善招生就业工作体系,坚持“线下线上”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结合的招生宣传多元化策略,搭建和完善学校招生网、招生微信、“校园开放日”、新生“大学体验周”等平台,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丰富生源类型,提升整体生源质量,稳定高职统招、单独招生规模,完善“五年制”“许昌技师学院”招生制度,确保招生计划完成率100%,新生报到率90%以上。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拓“多功能、立体化”校企合作基地,形成一批稳定的优质实习就业基地。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团队,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提高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6.完善学生服务体系。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贫困生救助工作,重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丰富内容和载体,完善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平台。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打造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之家”。
(三)实施产教融合推进工程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坚持“多元参与、共同发展”的原则,对标对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改革,通过契合产业链、优化专业链、聚焦技术链三链并进的策略,建好生态产业(无废城市)学院、康养产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红电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全方位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持续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产教合作联盟),密切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紧跟区域产业发展步伐,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挖掘合作信息,拓展合作领域;持续推进校企双主体办学深度改革,着力打造“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产教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新兴规划培育产业,建设若干前景好、特色鲜的产业学院。持续夯实学院“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现代化发展基础,到2025年,建设产教融合发展项目3-5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2个,创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示范性职业院校。
2.推进实训基地更新升级。结合专业实际,依托校内实训资源、科技创新资源等,改造升级,打造覆盖相关专业辐射全体在校学生的校内创新创业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整合校外资源,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集实习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技术工艺研发于一体,推动产学研创多元一体化融合发展,鼓励每个院系至少与一个知名企业共建一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成省级及以上标准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2个以上,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2个以上,力求形成企业和学校技术共享、合作研发、技能传播、成果转化的多赢效应。
3.实施“双元”育人行动。推行“校企双元”办学理念,共建共享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选聘知名企业家、优秀工匠到校担任“产业导师”,选派学校优秀教学一线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实践。发挥重点专业、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优势,推动校企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以上,实现人员双向交流、技术共建共享等深层次合作。积极创新融合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和“冠名培养”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重实践,重技能,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的校企“双元育人”办学特色。
(四)实施类型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1.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基本定位。推进许昌技师学院标准化建设,打造国家级优质技工院校。吸纳企业社会参与,推动学校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办好专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发展的品牌专业(群),建设成为集就业、升学、培训、创新于一体的区域技术技能教育资源集聚地,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适时推进学校升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2.推进终身教育创设许昌开放大学。2023年前完成许昌开放大学更名和设置工作,督促县级电大分校积极与市政府对接,力争于2023年底前完成更名及设置工作,构建覆盖全市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大学一体化办学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开展国际教育与培训,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主要力量和建设技能社会的有力支撑。
(五)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重视师德建设,建好德技双馨师资队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和重大问题报告、惩处机制,构建师德状况定期调研和评议制度,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积极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激励教师投身教改、与时俱进、创新工作,切实承担起学院教育教学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任。
2.加大人才引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聚焦生源规模,对照生师比标准,加强师资配备,坚持引培结合的原则,完善紧缺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围绕专业建设需要,制订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面向企业、科研院所,柔性引进国内外或行业企业知名的教学科研专家、职教专家、技术大师等特殊人才。建立特聘教授大师工作室,配备必要工作条件和相关团队,引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培育。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加强教师团队能力建设,实施“三师一带头”工程,涵盖以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和专业(群)带头人为依托的校内培养工程,培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群建设领军人物。创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修订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兼职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通过岗前培训、专兼结对等途径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
3.注重双师建设,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定期选送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顶岗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操作技能、考评员等相关技能的培训考核,取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注重从行业企业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认真落实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主持(或主要参与)院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积累生产实践经验,鼓励并支持教师申报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对实验、实训课教师,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使其逐步成长为“双师素质”教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
4.深化人事改革,激发人才发展内生动力。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定校内编制岗位管理办法,通过实施岗位聘任制度、任期考核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优化人员配置,形成人岗动态管理机制,促进人岗相适。建立“分类管理,适应发展”的人员岗位设置模式,不断提高教师及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重探索适合学院实际的奖励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分配激励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克服“五唯”倾向,推行代表作成果评价。建设人事管理系统和教师发展中心平台,建设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
5.强化配套支持,健全师资队伍稳定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把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院主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及工作小组,加强对全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积极与人社部门对接,制订出每年要评出的正高副高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数额。每年努力争取到足够的正高副高及中级职称的评审指标,实现正高副高职称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健全职称结构。加强对院系(部)师资队伍建设的领导和工作指导,统筹考虑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等各类关系;持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加大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定期表彰奖励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对高层次人才提升、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双师”素质优化、优秀团队建设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据需要为高层次人才、专业带头人建立研究室、工作室,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六)实施科研创新跃升工程
1.推行科研提质计划,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完善多部门协同、重大项目重点培育、分级管理的科研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协同、校系二级责任清晰、各级分工协作的科研分级管理机制,明确校内科研任务组织实施、经费使用、监督管理等环节的责任主体,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实现从重立项到重结项的转变,形成以成果质量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模式。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推动教师围绕各级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开展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有关地域特色的文化、技艺传承创新等项目研究。
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养人才锻造团队。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科研与科技创新工作中,形成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鼓励教师撰写发表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论文),编写教材(校本教材、公开发表教材),对于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经费资助。加强学院科研培训,发挥院系(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在科研工作的主体作用,团结和带领一批学术骨干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研究,带动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宣传,转变科技人员重科研开发、轻推广应用的意识,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推广的机制,使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为广大科技人员的自觉行为。建立相应的机构,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行领导、管理和组织实施。增加科技成果推广的投入,制定相关措施增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后劲,促使科技成果推广形成良好循环。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
4.强化科普组织及基地建设,提升地方科普服务质量。对接省市科技部门和科协、科技馆,支持科技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申报省、市首席科普专家、青年科学家、自然科学奖等,建立学院特色首席科普专家团队,健全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建设best365体育下载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机制,助力“科教兴许”,提高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养,推动许昌市科普事业的发展。
(七)实施教育培训提质工程
1.提升培训基地质量。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主动融入高质量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培训,逐步形成以学习教育培训、社会需求技能培训、学徒制培训、职前职后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把学校打造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和培训资源中心,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聚焦“许继”“森源”“黄河旋风”等区域重点企业和产业链,依托我校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专业群特色优势,与企业共建一批示范性职工培训示范基地,确保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等。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先进制造产业优势,开发高端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吸纳行业领军企业的大师、工匠进入学校兼职教师团队,推进产业高端化和智能化升级,提升集群化和集约化水平,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1个。
2.优化培训育人机制。实行1+X证书制度,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对接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探索建立工作岗位、课程体系、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强化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继续教育体系,面向社区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
3.拓展社会培训实效。推动“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技能鉴定+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加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技能等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训和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培训;推进青年技能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的合作与对接,开拓培训市场,创新培训手段,提升培训质量,推进训后服务,延伸服务半径。主动与省市各机关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加强面向离校未就业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已脱贫劳动力、农村实用人才等就业重点群体,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承担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电商人才、康养人才培训及其他技术技能培训等各类社会行业人才培训项目。积极对接市场需求,针对现代服务业、建设行业、高危行业举办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强化在校生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在校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覆盖面,确保毕业生获取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达80%以上。
(八)实施校园文化培塑工程
1.发挥校训引领作用。进一步凝练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加强“诚信、善思、崇德、砺志”校训的教育和宣传,坚持“团结和谐、务实创新”的校风、“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苦练、成人成才”的学风、“勤奋严谨、遵章守纪”的工作作风。适时建设校史展览馆,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精神。建立视觉识别系统,进一步规范校名、校标、校徽、校训、校旗等学校文化符号的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统一标准与要求。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等学校重大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校园、专业、教师、学生、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品牌,彰显电气特色,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强化资源整合,以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核心,以“广场、楼宇、道路、景观”为载体,充分挖掘学院历史底蕴,建设校友文化墙等,完善学校各区域指引、导览系统,推进校园楼宇、道路命名、冠名,全面展示学院发展历史以及育人成果,建设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打造传承文化园、工匠文化园等校园文化,精心创设学生课外学习环境,加强无声环境的熏陶,烘托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课堂的“三进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讲座报告,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推荐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师生人文素养,开设文化类公共课、文化类选修课。积极推动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班级。将“工匠精神”“技能创造”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营造浓厚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持续开展技能文化节活动,彰显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与企业联合开展座谈会、知名企业文化主题展览等活动,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和专业群,让职业精神融入校园文明,提升学生对学校、专业、职业、企业的认同感。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4.着力构建绿色校园。巩固深化河南省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将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加强校园人文景观规划和建设,追求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水平;布置环保宣传标识,创设环保教育的氛围;制定无烟校园评估考核机制,全面营造无烟校园环境;开展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无烟日、国际湿地日等特色环保节日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实践课程,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三节”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员参与,打造绿色生态校园。
(九)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1.强化智慧校园建设顶层设计。加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坚持“全校整合、数据安全、资源共享、一网通办、便捷高效”的原则,完善学校信息化质量和安全管理平台,建立校本数据中心,实现源头数据采集,安全共享数据,消除信息孤岛,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提供信息化支撑。整合综合教务、综合学工、质量监控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综合校情分析等系统建设。建设智慧移动校园。建设综合移动门户,以门户为中心,建设学院智慧办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的移动应用平台,构建全新用户体验的移动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智慧平安校园。优化现有数字化校园监控系统,新建双重预防体系和智能报警系统、校园一体化监控,整合网络信息安全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等,形成一套智能化程度高,综合防范能力强,对校园安全进行全面有效监管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建设智慧服务校园。加快推进、全面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子系统建设,深入推进系统集成应用,建成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在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校务服务、校园生活服务信息化,为学院师生工作学习所需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2.构建智慧校园学习平台。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在引进数字资源基础上,引入数字化场馆资源和数字图书资源,开发具有学校自主版权的校本资源及数字化仿真实训资源;加强信息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整合,涵盖实训室管理、毕业设计、实习、实践创新的管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加强虚拟仿真实训智慧教室系统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教务系统、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专业资源库平台、智慧教室,整合数字资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自主考核、教学互动、学术讨论、实时评教评学。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智慧化应用,实现人员信息采集考核,实现课堂网络直播,实施网络听课、评课等。
3.优化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开展以学生为对象的线上服务,整合全院办事服务事项,主要围绕学生教育管理、教务管理、权益维护、就业指导、社团建设、帮困助学等实际需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建设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服务应用,使服务更加便捷广泛;开展以教师为对象的线上服务,提供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资源建设、网络培训、师生交流等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智慧后勤建设,实现楼宇、房间、道路、照明、水、电等的智能管控。建设智慧校园统一报修平台,整合水、电、暖、网络、固定电话、一卡通等报修平台,简化申报过程、加快维修响应、提高维修效率,同时实现对报修过程的跟踪管理。
(十)实施基建与安全保障工程
1.推进校园基础建设。依据《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完成三期工程建设,使校园占地面积达到660330平方米(990亩),建成约20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和40000平方米体育场馆,建设人才公寓2栋,增建学生宿舍6栋。健全教育教学服务功能,推进餐厅标准化、学生公寓规范化、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以“高起点设计、高格调要求、高品位建设”为原则,增设形象雕塑、打造园林小品,以绿色理念引领校园建设与发展,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水平,塑造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和景观特征,让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有效提升环境育人品质。
2.健全安全保卫体系。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机制。加强与本科高校相匹配的安全保卫队伍,加强内部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校园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技术防范手段。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等现代化的安全防范监控体系。警惕防范各种势力的渗透活动,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严防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教育等活动。扎实做好综合治理、信访、应急管理和维稳工作,妥善处理舆情,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学校安全、和谐与稳定。
3.强化国防安全教育。强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落实国防责任,做到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征兵工作扎实有效、学生军训有效开展。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学院广大师生的思想共识、自觉行动,为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强大力量。打造征兵优秀高校或兵源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河南省国防教育模范高校”创建活动,确保在2022年创建成功。
五、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院属各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强化党的领导
聚焦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论断,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安排部署的新任务,奋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创新改革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充分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机的将党的要求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上来,确保学院事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为学院事业现代化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二)明确职责任务
院属各单位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贯彻落实,做好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与规划的衔接,科学制定符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将规划总体部署落实到本部门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对规划确定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分阶段、分年度制定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工程项目等任务,各责任主体要根据进度要求如期完成,将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确定年度工作重点,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系部要结合实际建立系部专项规划。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学院事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大问题,健全推动规划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
(三)完善监测评估
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充分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强化督察督办,纪检、审计等部门加强执纪监督。加强分类指导,保护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容错机制,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不断探索实施规划的有效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多种形式,分任务、分阶段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出台针对性政策,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各单位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各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监测考核结果应用。
(四)营造良好氛围
探索建立有关智库、专家参与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政策制定的机制,完善新媒体等社会反馈和监督机制,定期通报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动态和规划实施情况,鼓励并引导全体师生、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学校规划的实施,积极贡献力量。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总结宣传学校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